学子风采
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子风采 > 深耕服务,淬炼担当——刘思怡

深耕服务,淬炼担当——刘思怡

发布人:6008集团官方网站  发布时间:2025/11/6  来源: 本站  浏览次数:

1.基本介绍

刘思怡,女,中共党员,6008集团官方网站21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,现就职于浙江网新恒天软件有限公司,担任需求分析师/BA曾任招生就业处大学生校友服务中心总负责人、辅导员助理、21软工1班组宣委员及红语宣讲团干事。秉持“服务为基、实践为翼、成长为核”的行动准则,在多元角色中深耕服务精神,在实践磨砺中淬炼担当品格,以知行合一的姿态架起校友与母校的沟通桥梁,以青春力量传递信仰火种,在统筹协调与思想引领中书写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答卷。

一、服务之基:架起沟通桥梁

作为大学生校友服务中心总负责人,刘思怡始终将“搭建情感纽带、凝聚校友力量”作为工作核心。她带领70余人的团队深耕校友服务体系,组织策划校友返校日、校友分享会等大小型活动50余场,用温度服务连接起校友与母校的情感脉络。在2023-2024年校园招聘季,她协助老师统筹3场线下双选会,累计联系200余家企业,促成优质岗位与学子需求的精准对接;牵头开展“校友大讲堂”、“职等你来”系列活动,邀请5位校外专家、16位优秀校友做客云端讲堂,21期线上讲座场场爆满,单场参与人数突破3000+,让专家、校友智慧成为学弟学妹成长的“灯塔”。她以扎实的组织协调能力,让校友服务从“单向传递”升级为“双向赋能”,为学校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校友动能。

二、实践之翼:锤炼责任担当

在辅导员助理岗位上,刘思怡用“精准、高效、负责”诠释责任担当。她协助辅导员老师管理4个班级200余名学生的日常事务,从新生资料整理到防疫信息统计,从政策文件传达至学生诉求反馈,始终保持“零延误、零差错”——尤其是在疫情防控关键期,她牵头建立“网格化”信息收集机制,确保班级防疫信息填写率连续3个月保持100%,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贡献青春力量。作为班级组宣委员,她与其他班委共同策划组织“红色观影分享会”“软件工程技术沙龙”等10余场特色活动,将思想引领融入专业成长,所在班级获评“校级优秀团支部”。此外,她兼任红语宣讲团干事期间,参与6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宣讲,用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故事传递奋斗精神,让红色基因在实践宣讲中落地生根

三、成长之核:知行合一致远

从学生工作到思想引领,刘思怡始终践行“以行求知、以知促行”的成长哲学。她将理论学习转化为工作创新力:在校友服务中心建立“项目责任制”管理模式,通过优化分工流程将活动筹备效率提升40%;在红语宣讲中创新“革命故事+女性视角”融合模式,让宣讲内容更接“地气”。她的实干精神获得广泛认可,2023年获评市级“精神文明先进个人”,成为师生眼中“能干事、善成事”的青年榜样。正如她所言:“服务不是单向付出,而是在成就他人中实现自我成长。”从搭建桥梁的“服务者”到引领方向的“践行者”,她用行动证明:当个人成长与集体需求同频共振,青春便能在实干中绽放最耀眼的光芒。

在重工校园的热土上,刘思怡以服务为基石、以实践为羽翼,在多重角色的切换中始终保持初心如磐。她用70+人的团队协作诠释领导力,用50余场活动见证行动力,用3000+人的聆听印证感染力,更用100%的责任担当书写共产党员的先锋底色。这位始终奔跑在服务路上的00”党员,正以青春之名,在知行合一中描绘属于新时代青年的奋斗画卷

2. 个人采访

Q1:学姐组织了50多场校友活动,平时还要上课,你是怎么安排时间不耽误学习的呀?

A:其实关键在于"优先级锚定+碎片化利用” 的时间管理逻辑。我会提前用周计划表把课程、活动筹备、学习任务分段标注,利用课前课后等碎片时间完成琐碎准备,晚上则集中处理需要专注的学习任务。比如大型活动前会提前协调分工、制定流程清单,避免临时占用学习时间。另外,适当取舍也很重要——不是每场活动的所有细节都必须亲力亲为,学会信任团队伙伴,才能兼顾学业与工作的质量。

Q2:你在班级策划“红色观影分享会“软件工程技术沙龙”等活动时,是怎么平衡“思想引领”和“专业成长”,让活动既有意义又受同学欢迎的?

A:在策划班级活动时,我们始终坚持“内容有深度、形式有温度”的原则。具体而言,是通过将思想教育目标与专业学习需求有机融合来实现的。例如,“软件工程技术沙龙”以解决实际编程问题为载体,在实践过程中自然渗透工程伦理、团队协作等职业素养教育;“红色观影分享会”则结合专业背景设计主题讨论,引导同学在历史情境中思考当代技术人的责任担当。活动设计阶段会开展需求调研,确保内容契合同学兴趣,使价值引导在专业语境中潜移默化地实现。

Q3:学姐两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并获奖,对于还不清楚“自己适合什么岗位”的学弟学妹,能不能分享一个快速梳理职业倾向的小方法?

A:对于尚处于职业探索期的同学,建议尝试“成就事件复盘法”。具体操作如下:首先,系统梳理过去一年中令自己感受到成就感的具体事例(包括课程项目、社会实践、学生工作等);接着,分析这些事件背后所体现的核心能力特质(如数据分析、组织协调、创意表达等);最后,将自身能力图谱与不同岗位的要求进行匹配,初步锁定若干适配方向。需要强调的是,职业认知是一个动态深化的过程,建议同学们在理论学习之余,积极参与企业参访、短期实习等多元实践,通过实际行动验证和修正职业方向。

3.获奖情况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主持人大赛二等奖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讲“红色故事,传中国精神”优秀奖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学校“科技强国,未来有我”系列讲座二等奖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学校第七届文化艺术节2021经典诗歌诵读大赛二等奖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“优秀共青团员”荣誉称号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“校园风景大赛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
2021-2022学年度 荣获“助理工作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二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市级三等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二届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校级二等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二学期4月《演讲与口才》校级月冠军优秀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二学期6月《演讲与口才》校级月冠军二等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二学期4月《演讲与口才》院级月冠军一等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微党课演讲比赛三等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第八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奖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市级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校级“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“优秀学生助理”荣誉称号;

2022-2023学年度 获评“辩论赛最佳辩手”;

2022-2023学年度 获评“重工演讲之星”;

2022-2023学年度 获评“辩论之星”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“优秀宣讲人(第六场)”荣誉称号;

2022-2023学年度 荣获“优秀宣讲人(第十七场)”荣誉称号;

2023-2024学年度 荣获第九届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优秀奖;

2023-2024学年度 荣获软件工程研究所实训三等奖;

2023-2024学年度 荣获软件工程研究所实训二等奖。